什么是PICC?
PICC,经外周中心导管,是一种经外周静脉穿刺后直接置入到中心循环的导管。究其本质,PICC就是一种用于静脉输液的通路。
与常规静脉穿刺相比,PICC的优势?
常规留置针可留置2-3天,深静脉穿刺可留置7-15天,而PICC留置时间可长达15-300天。
PICC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直观,穿刺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低,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患者的舒适性也比较好,还可保护外周静脉。
此外,PICC也节约了医疗成本,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无需通过手术置管,护理人员即可完成置管操作。
PICC的适用范围?
因治疗所需,需要连续静脉输液超过14天的患者,只要外周静脉血管条件允许的患者都适合使用PICC。
PICC适应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输入高渗药液患者;如需要输注浓度超过10%的葡萄糖溶液的患者;再比如需要输注浓度为20%的甘露醇的患者等。
②反复输注强刺激性药物的患者,比如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
③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
④外周静脉穿刺受限的患者。
⑤早产儿(孕周不足30周)或极低体重儿(体重不足1.5kg)。
⑥需要在家中接受静脉治疗的患者。
PICC有哪些禁忌症?
①穿刺部位静脉血管条件不好的患者。
②穿刺部位皮肤受损或是感染的患者。
③乳腺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以后患侧手臂不可以进行PICC置管。
④拒不配合的患者。
PICC置管后如何护理?
虽然PICC置管后留置时间长,且不易产生并发症,但是若置管后护理不当则会影响PICC导管留置时间,并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置管前后需要加强护理,护理过程中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置管前要了解患者的凝血机制,并详细告知患者PICC置管的目的及优点,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重视度,让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②在选择穿刺静脉时,首选贵要静脉,其次可以选择肘正中静脉,最差的选择是头静脉。
③严格按PICC导管操作指南准备所需物品,并按操作指南中的操作流程进行穿刺置管。
④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⑤利用超声明确导管末端位置。
⑥加强穿刺部位皮肤护理,确保此处皮肤干燥、清洁,置管24小时以后更换一次敷料,每周更换一次肝素帽,每月更换一次正压接头,敷料若受到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⑦输液前及输液完毕都要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管(采取脉冲式冲管的方法),最后进行正压封管。
⑧不可以使用高压注射器或是使用容量小于10mL的注射器进行冲管,此类注射器在注射过程中产生的压力过大,可能会造成导管破损。
⑨要详细记录导管置入的长度,置管后每天都要观察置管处皮肤颜色、温度有无异常,询问患者是否有疼痛的情况,记录置管及拔管时间。在拔管前要向患者讲解拔管流程以消除患者的紧张不安心理,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拔管过程中动作要缓慢,若遇到阻力切不可使用蛮力拔管,应先进行热敷,20-30分钟以后再次尝试拔管,导管拔除后要观察其完整性,叮嘱患者按压穿刺点至少5分钟,并用无菌纱布覆盖于穿刺点处,持续覆盖24小时。
重症监护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