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倡导公众共同参与糖尿病早防早治,11月14日上午,蜜桃视频-麻豆蜜桃 内分泌消化科在病区举行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义诊科普宣传活动。

上左:检测血糖
上右:根据检测结果,讲解注意事项
下:内分泌消化科主任赵勇军详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活动现场,内分泌消化科医护人员为前来参加活动的“糖友”和社区群众查体、测量血糖,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在内分泌消化科病区示教室,科主任赵勇军以《了解风险、了解应对》为题,详细讲解高血糖的危害、慢性并发症及常见合并症的筛查方法和预防措施,强调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性,引导公众树立糖尿病“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健康理念。
科普时间:
家人患有糖尿病,自己该如何预防?
很多糖尿病患者不理解,为什么到蜜桃视频 就诊,医生一般会问到家人是否也患有糖尿病?这是因为2型糖尿病一般都有家族聚集倾向,遗传风险比较高,不仅跟基因有关,也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所以,如果家人患有糖尿病,就需要提高警惕,积极预防,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阻断不良生活方式“传染”
有家族史的2型糖尿病人群,家庭成员之间大多有相似的生活习惯,比如父母爱吃高油脂、高盐、高糖食物,孩子也同样传承父母的饮食偏好和习惯;全家都喜欢宅在家里,不爱运动,最终一家人组团发胖……因此,预防糖尿病,首先要阻断不良生活习惯的“传染”。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建立自律的生活环境,并带动全家人一起行动。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饮食习惯:针对高危人群,建议限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减少总脂肪和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加纤维素摄入以及加强运动;针对一般健康人群,推荐地中海饮食、得舒饮食、北欧健康饮食,适量的碳水化合物饮食。
运动习惯: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条件的可以联合无氧运动、平衡训练和拉伸运动,有利于保持合理体重和预防胰岛素抵抗,能更好地预防糖尿病。
睡眠习惯:研究显示,睡眠持续时间和糖尿病发病率呈“U”型曲线关系,持续睡眠7-8小时糖尿病发病风险最低,每减少1小时风险增加9%,每增加1小时风险增加14%;而午睡时间和糖尿病风险呈“J”型曲线关系,0-30分钟睡眠可降低糖尿病风险,但更长的午睡,糖尿病风险逐渐增加,当午睡时间达到90分钟时,风险增加达50%,所以,每天睡眠时长7-8小时,午睡时间半小时时,是预防糖尿病的最佳睡眠时长。
定期体检,监测血糖
最新的科学研究显示,紧张、焦虑、抑郁、恐惧、愤怒等情绪可通过刺激大脑边缘系统抑制胰岛素分泌,增加升糖激素的分泌,从而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因此,保持积极的心态不仅能降低糖尿病患病风险,还能改善糖尿病人群血糖控制情况。
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或其他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专家建议定期进行静脉血糖监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查,及时筛查血糖异常相关风险,以便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蜜桃视频-麻豆蜜桃 内分泌消化科长期致力于老年人群糖尿病及其心、脑、肾、足并发症的管理,开展内分泌性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痛风、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等内分泌代谢疾病诊治,为患者提供综合、全面的治疗方案,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服务热线:0311-89892586 0311-8989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