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
又到中秋月圆时,家人团聚、亲朋聚会,往往会准备一大桌美食,鸡鸭鱼肉海鲜等动物性食物必不可少。可是,摄入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尤其是高油、高盐摄入,不仅加重胃肠负担,还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人群,更应注意合理膳食。
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食物多样是保持平衡膳食的基本原则,《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人平均每天摄入食物种类应达到12种及以上,每周达到25种以上,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类、奶大豆坚果类。
合理搭配是把食物种类和重量在一日三餐中合理化分配,食物种类早餐可分配3-5种、午餐分配4-6种、晚餐分配4-5种。食物重量可参考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的比例进行搭配,蔬菜和谷薯类重量约各占27%~35%,水果和鱼肉蛋豆类约占总膳食重量的15%。
合理膳食,饮食有度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宜、五菜为充”,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基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人们饮食以谷物为主,多吃蔬果、奶类,适量吃鱼禽蛋瘦肉类,建议成年人平均每天摄入谷物200-300g,薯类50-100g,蔬菜不小于300g,水果200-350g,每周摄入鱼类2次或者畜禽类300-500g、蛋类300-350g。
节日期间,往往会外出就餐或聚餐,这时就容易忽略主食,点餐时,可以先点主食和蔬菜类,就餐时主食和菜肴同时上桌,不要在用餐结束时才把主食端上桌,这样避免出现主食吃得少或不吃主食的情况。不宜暴饮暴食,应规律进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少油少盐,控糖限酒
节日期间,无论是在外就餐还是居家做饭,应注意糖、油、盐摄入量,尽量做到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更不能用饮料来代替饮用水,少吃一些糕点和甜点。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美食,但往往含有较高的油和糖,糖尿病患者、肠胃不适者应适当食用。
烹制菜肴时可放少许醋,使用花椒、八角、辣椒、葱、姜、蒜等天然调味料调味,以减少对咸味的依赖。
亲朋好友相聚时往往会饮酒,一定要控制饮酒量、避免酗酒。成年人一天最大饮酒酒精量不超过15g,相当于啤酒450ml、葡萄酒150ml、38度白酒50ml。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以及患有高甘油三酯血症、胰腺炎、肝脏疾病等慢性病患者不应饮酒。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成年人能量代谢的最佳状态是达到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平衡,节日里,除了保持合理膳食外,也要保持适宜的身体活动量,尤其是处于减重中的人群。推荐每天主动身体活动6000步;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时间达150~300分钟。快走6000步身体活动量相当于太极拳50分钟或骑自行车40分钟或慢跑20分钟。
蜜桃视频-麻豆蜜桃 针对高龄老人开展临床营养服务,可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肌肉减少症、营养不良等人群进行个体化营养管理,实施营养咨询、饮食指导、食谱制定等服务,组织实施住院患者营养筛查、营养评估、营养诊断及营养干预工作,为患者制定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
服务热线:0311-8989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