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桃视频

蜜桃视频 / 健康园地 / 健康知识 / 详情
世界高血压日 这些认识误区,你“踩中”几个?
时间:2023-05-17 17:34:35
作者:李倩倩 老年科

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多发病

 

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1978年4月7日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

 

决定将每年的5月17日定为“世界高血压日”

 

旨在引起人们对防治高血压的重视

 

  “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在持续性的血压控制战中,正确认识高血压病,避免“踩中”认识误区,对实现降压目标非常重要。

 

  误区一:血压高但是没感觉,问题不大

 

  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专家指出,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是逐渐升高的,所以,一般情况下,没有明显感觉,但高血压却时刻损害着患者的血管、心脏、肾脏和其他器官。如果不及时治疗,高血压会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肾衰竭、主动脉夹层等健康问题。

 

  误区二:年纪轻,不会得高血压

 

  任何年龄都可能得高血压。随着年龄增长,患高血压的风险也会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父母或近亲有高血压,那么,本人也有患高血压的可能。不过,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延缓、预防高血压发生。

 

  误区三:血压冬季高,夏季正常了,可以减少药量

 

  血压存在季节变化,一般冬高夏低,尤其是血压轻度升高的患者,到了夏天血压会降低。

 

  如果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服药等实现血压120mmHg/80mmHg以下,并且能够持续稳定几周时间,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酌情减少药量,但要注意持续监测血压,一旦有所升高,要及时就医。

 

  误区四:血压低于140/90mmHg,可以停药

 

  血压已经低于140/90mmHg,是不是就可以停药了?

 

  专家建议,高血压患者不要自行停药,要严格遵医嘱逐渐减量观察。很多时候,血压正常是药物控制的结果,并不是已经治好了高血压病。自行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再次升高,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终生服药。

 

  误区五:降血压越快越好、越低越好

 

  血压稳定能够让人体有好的血液循环,有助于保护心、脑、肾血管靶器官的功能。无论是高血压还是低血压,都会对身体有一定影响,所以,降压越快、越低,并不意味着越好、越安全。

 

  误区六:没有高血压,不需要定期测量

 

  定期测量血压非常重要,尤其是已被诊断患有高血压病者。

 

  高危人群要经常测量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关注血压变化,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血压为正常高值120-139mmHg /80-89mmHg者,应当及早注意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不仅是我国脑卒中发生的首要原因,也是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控制血压要做到限盐,控制体重,适量运动,在医生的指导下规律用药。

 

  蜜桃视频-麻豆蜜桃 老年科以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综合治疗为特色,在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帕金森病、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老年神经与心理疾病、衰老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服务热线:0311-89892696 0311-89892697

MEDICAL SERVICES
就诊服务
特色科室
知名专家
就医指南
先进设备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