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桃视频

蜜桃视频 / 健康园地 / 健康知识 / 详情
您的疼痛我知道
时间:2023-04-21 17:50:55
作者:任冬飞 内分泌消化科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和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25%,而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可达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

 

  83岁的杨奶奶,因“肺恶性肿瘤骨转移 ”就诊于全科医学/肿瘤内科,入院时,老人常常疼得泪水忍不住流淌。科主任杨智晖带领医护团队对杨奶奶疼痛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判定为重度疼痛,按照“尽量口服给药、按阶梯用药、按时用药、个体化给药、注意具体细节”原则,为杨奶奶进行疼痛管理治疗,并动态评估疼痛症状及变化,2天后,杨奶奶疼痛明显减轻,疼痛程度变为轻度,无爆发痛发作。减轻了疼痛困扰,杨奶奶吃得好、睡得香,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什么是癌症疼痛?

 

  癌症疼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癌痛,因癌症导致。疼痛使患者感到极度不适,会引起或加重焦虑、抑郁、乏力、失眠以及食欲减退等症状,显著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自理能力和整体生活质量。因此,在癌症治疗过程中,镇痛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癌痛患者应进行常规筛查、规范评估和有效控制疼痛,强调全方位和全程管理,还应当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宣教。

 

  痛到极致的“癌痛”,究竟有多痛?

 

  大部分癌症患者会受到癌痛困扰,癌痛的表现形式包括钝痛、胀痛、绞痛等,也可能有局部牵拉、针刺等不适感,《癌症疼痛诊疗规范》对疼痛程度做了详细的划分:

 

 

  按照数字分级法,0表示无痛,而1至3为轻度疼痛,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不影响睡眠;4至6属于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到干扰;7以上就划分为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镇痛药物,严重影响睡眠,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被动体位;10表示能够想象的最剧烈的疼痛。

 

关于癌痛的误区

 

  误区一:癌痛不是病,能忍才英雄

 

  疼痛长期得不到有效缓解,会影响患者的睡眠、食欲,使患者抵抗力下降。

 

  疼痛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误区二:止痛药会成瘾,能不用就不用

 

  阿片类药物使用量越来越大,是因为患者出现耐受现象,如果疼痛改善,阿片类药物可以逐渐减量。

 

  误区三:止痛药用量越大,病情越重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具有显著差异性,吗啡的剂量大小,不能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更不能由此估算生存期的长短。

 

  误区四:打针比吃止痛药效果好

 

  止痛药物口服给药比注射给药更少产生耐受性,注射本身会产生创伤和疼痛,不适合慢性疼痛的止痛治疗。

 

  误区五:疼的时候服药,不疼时不用服药

 

  按时给药是世界卫生组织确立的三阶梯镇痛原则之一。按时给药使体内镇痛药物浓度保持平稳,避免镇痛不足或过量,减少患者对镇痛药物的耐受。

 

  癌痛不可怕,不恐惧,不逃避,不焦虑,让我们一起科学对待癌痛,让患者在有限的生命中没有疼痛,活得更有尊严。

 

  蜜桃视频-麻豆蜜桃 全科医学/肿瘤内科致力于肺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恶性肿瘤晚期的维持治疗,在肿瘤相关疼痛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对于癌症住院患者,遵循“常规、量化、全面、动态”的癌痛评估原则,使用数字分级法(NRS)、面部表情评估量表法及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以综合治疗为原则,应用个体化止痛治疗方式,如病因治疗、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及早、持续、有效消除疼痛,预防和控制药物的不良反应,降低疼痛和有关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服务热线:0311-89892557 0311-89892559

MEDICAL SERVICES
就诊服务
特色科室
知名专家
就医指南
先进设备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