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6日是第21个 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 “肺系健康”。
旨在强调维护肺健康对人类美好生活的重要性,引导公众关注引起慢阻肺的危险因素,积极改善肺功能,保护易患人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久而久之可能累及全身各系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是导致死亡的重要病因,堪称“隐形的杀手”。
慢阻肺有哪些症状?
慢性咳嗽、咳痰:早期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通常咳少量黏液性痰,急性发作期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常有脓性痰。咳嗽、咳痰以冬季较多,来年春季会稍有缓解。
气短或呼吸困难:是慢阻肺患者的标志性症状。早期仅在疲劳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觉气短。晚期出现呼吸衰竭,需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
喘息和胸闷:在咳嗽、咳痰症状出现多年后,部分患者会在急性发作时出现喘息,有些重度患者在非急性发作期活动后也会出现喘息,静息几分钟后会缓解。
其他:晚期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情况。
慢阻肺每一次急性加重,对患者呼吸功能都是一次巨大打击。慢阻肺的呼吸气流受阻会越来越重,不仅让呼吸系统受累,还累及骨骼、肌肉以及心脏等全身多个脏器,发展成肺源性心脏病,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和全身脏器衰竭。
慢阻肺如何做到早发现?
慢阻肺是一种可以预防、治疗的疾病,如有以下慢阻肺危险因素,应到蜜桃视频 进行相关的肺功能检查:
◆ 长期吸烟者
◆ 长期接触(或暴露)职业粉尘者
◆ 长期暴露于生物燃料、烟雾者
◆ 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胸闷或呼吸困难等症状者
◆ 年龄≧40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0岁以上慢阻肺流行率13.7%,60岁以上为27%)
出现急性加重,应及时就医。慢阻肺急性加重主要表现为气促加重,常伴有喘息、胸闷、发热、咳嗽加剧、痰量增加、痰液颜色黏度改变等,其最常见的诱因为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
慢阻肺患者的日常保健
加强康复锻炼:慢阻肺患者要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应循序渐进,同时与耐寒锻炼相结合,可有效增强体质,改善气道营养,提高对外界气候变化的抵抗力,防止慢阻肺发作。
练习腹式呼吸:患者仰卧床上,放松肢体,思想集中。由鼻深长而缓慢吸气(鼓起肚皮)3-5秒,屏息1秒,然后用嘴徐徐将气呼出(回缩肚子)3-5秒,屏息1秒。每次5-15分钟,做30分钟最好,每天1-2次。腹式呼吸可使肺泡得到锻炼,改善肺功能,增加肺活量,利于康复。
有效叩背排痰:患者双腿自然下垂,双手放于大腿上,头部微向前倾10-15度,身体微向前倾。叩背者双手呈空心状,约呈120度,叩背顺序由外向内,由下向上,叩背频次为每分钟100-200次,每次5-10分钟。叩背应在餐前30分钟或餐后2小时进行,叩背结束后,咳嗽咳痰。
加强营养:宜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少食多餐,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会加重咳嗽、咳痰症状,不宜进食。
注意防寒保暖:慢阻肺患者稍受寒冷刺激,就会抵抗力下降,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导致慢阻肺急性发作,使病情恶化。因此,慢阻肺患者一年四季,特别是秋冬交替时,要注意防寒保暖。
定期检查:当痰量和性质出现改变,如出现黄痰、突然胸闷、呼吸困难加重时,必须及时就诊,以免发生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蜜桃视频-麻豆蜜桃 呼吸肾内科拥有以“北京301医学专家”为专业带头人的呼吸诊疗团队,对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咳嗽、急性支气管炎、各种细菌性肺炎、非典型性肺炎、重症肺炎、急慢性呼吸衰竭、肺血栓栓塞症、支气管扩张症、睡眠呼吸暂停、气胸、胸腔积液、支气管肺癌、间质性肺病、职业性哮喘等综合征的规范化治疗和长期管理、救治方面有较强的实力,对呼吸衰竭、肺栓塞、大咯血等危重症的救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服务热线:0311-89892568 0311-89892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