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桃视频

蜜桃视频 / 健康园地 / 健康知识 / 详情
今日立冬!艾灸五大穴位,暖暖度过冬天
时间:2022-11-08 23:24:53
作者:孙小雪 中西医结合科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11月7日,我们迎来了

 

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

 

立,建始也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随着天气逐渐变冷

 

万物进入收藏阶段

 

【今日立冬】

 

  《黄帝内经》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冬季水寒成冰,大地龟裂,阳气内藏,阴气极盛,是草木凋零、生机潜伏的时节。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规律,要适当早睡晚起,特别是老年人,最好等太阳升起、阳气生发时再起床,以保证充足睡眠,这样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俗话说,“冬日进补,来年打虎”,说得就是冬季适合进补养生、养精蓄锐,体内气血充足了,到了来年春天,就不容易生病。冬日饮食调养应以温补肾阳为原则,少吃生冷,多吃有滋补作用的食物,如桂圆莲子银耳羹、萝卜粥、茯苓粥等。

 

  立冬时节,是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腹泻、胃痛等消化道疾病的高发期,也容易出现颈肩腰腿痛等不适,要注意防寒保暖。 中医艾灸疗法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功能,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可以散寒驱湿、消瘀散结、温经止痛。 我们可以通过艾灸以下穴位来预防或治疗此类病症,同时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神阙穴

 

  神阙穴位于脐窝中央,是连接脐带的地方。它是人体穴位中唯一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之称,古人也有“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脏之根”的说法。

 

  艾灸神阙穴,可以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是小肠的“募穴”,以及任脉和足三阴经的交会穴,意味着它是小肠气积聚在腹部的穴位,是补阳要穴,偏于补肾阳,温脾阳。

 

  艾灸关元穴,可以温通经络、补益阳气、强身健体。

 

气海穴

 

  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1.5寸,也就是神阙与关元的中点,是补益元气的要穴。

 

  艾灸气海穴,具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的功效。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艾灸足三里穴,具有补脾益胃、缓解关节疼痛的功效。

 

太溪穴

 

  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原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即脚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艾灸太溪穴,可以滋阴补肾、调理肾气、通调三焦气血水液。

 

  蜜桃视频-麻豆蜜桃 中西医结合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专科,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科室,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老年医学重点学科,河北省卫健委“三八”红旗集体,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老年病专业组组长单位。科主任孙立新为河北省老年医学会副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西医结合采用以毒攻毒,活血通经,益气扶正,疏肝解郁,润肠通便,清热滋阴等方法,治疗老年肾病、肿瘤、血液病及老年疑难杂病等取得良好效果。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治疗老年性疾病的方法,即“营养加心理,个体加指南”,擅长治疗老年眩晕、汗证、尿频、失眠、瘙痒、褥疮、消渴、便秘、关节肿痛、水肿、哮喘、腰腿疼痛,擅长应用中医中药、针灸、刮痧、拔罐、小针刀、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穴位埋线、推拿、药浴等治疗老年疾病,注重老年医疗、护理、生活、心理、康复五位一体疗法,创立“医生工间操”,提高医务人员身体素质,开展以医疗为主体的“无陪护”服务,以患者返回家庭、返回社会为目的,倡导中西医结合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服务热线:0311-89892656(门诊) 0311-89892669(病房)

MEDICAL SERVICES
就诊服务
特色科室
知名专家
就医指南
先进设备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