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俗语说得好:“前三十年睡不够,后三十年睡不着。” 许多老年人早醒晚睡,但这并非因为他们不愿休息,而是受到了睡眠困扰。
国外的研究显示,超过50%的60岁以上老年人存在睡眠障碍。在我国,这一比例更是高达一半以上。
为何老年人普遍面临睡眠问题呢?
睡眠障碍:
01生理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功能逐渐衰退,一些神经、血管性疾病会引起睡眠障碍。身体功能的逐渐衰退,导致老年人夜尿增多,频繁起夜会打断老年人的睡眠周期,影响老年人的睡眠质量。
02药物因素
因为很多老年人患有慢性病,需要经常服用各种药物,其中有些药物可能会影响睡眠。
03 心理因素与精神疾病
很多老人在离开原有工作岗位后,社交活动减少,容易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加之人生已进入慢性病多发阶段,亲近的人患病和死亡等负性事件增多,经济收入减少,都会给老人造成不良刺激并引起心理、生理性失眠。
抑郁症、焦虑症、老年痴呆等精神疾病也容易诱发睡眠障碍。
04环境因素
老年人对环境因素改变,如噪声、光线等不良睡眠环境更敏感,更容易打破本身的睡眠周期,导致睡眠障碍。
白天睡眠过多,晚上睡不着,导致日夜颠倒。睡前过度进食、饮水、饮用浓茶、咖啡和酒类,也可诱发睡眠障碍。
如何改善睡眠障碍
睡眠对老年人健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多项证据表明睡眠时间与慢性疾病风险相关,所以老年人的睡眠障碍需要引起重视。
下面分享一些可以改善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办法:
01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规律睡眠,遵循有规律的睡眠时间表,保证每天相近时间睡觉。
02 维持合适的睡眠环境
卧室保持光线黑暗和安静,温湿度适宜。人体最适宜的相对湿度是60%~70%。使用空调或暖气时应注意维持室内的湿度,可以使用加湿器,穿吸汗性能好的睡衣,维持身体周围适宜的湿度。
03 选择适合老人的卧具
老年人应避免睡软床,应选择能够保护腰椎,平均地承托整个人的体重的床垫;睡觉时枕头高度要调节适中,不要太高,太高容易影响睡眠时的呼吸。
04 避免睡前兴奋
睡前不要做高强度的活动,不宜看紧张的电视节目和电影,不看深奥的书籍,不宜多想令人压抑和焦虑的事情,保持轻松的心情。
05 睡前不吃太多食物
避免睡前过饱进食,特别是油腻炸物,会增加胃肠的负担;也不要喝浓茶、咖啡和酒;避免睡前喝水,以减少夜间起夜次数。
06 定期运动
适量的运动可帮助老人自然地进入睡眠,但不要在太晚时运动,避免刺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使老人兴奋清醒。
很多老年人对睡眠的重要性认识度不高,普遍认为“人越老,觉越少”,睡不着只是年纪大了的一种现象;因睡眠障碍产生的身体不适,也不会及时跟子女说,导致病情发展严重。
如果睡眠问题持续存在,应及时咨询医生,以排除或治疗任何潜在的健康问题,或者调整可能影响睡眠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