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
秋天到了
心脑血管疾病的“多事之秋”
也随之而来
秋季昼夜温差大,早晚的凉意会使血管收缩,引起心脑供血不足,加上秋季天气干燥,呼吸会消耗大量水分,以致血液粘度过高,引起血液流通不畅,血管堵塞。
此时,发病往往是突然的、不可预测的,而且发病率很高。因此,秋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尤为重要。
五大特点,容易诱发心肌梗死
1、忽冷忽热
秋季早晚温差大,易导致人体交感神经兴奋,从而使全身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回心血量增多,心脏的负担也会加重,引起心肌缺血、血管内斑块变得不稳定,这种忽热忽冷的环境变化,可能导致冠状动脉内已形成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从而诱发心肌梗死。
2、久坐不动
炎夏走了,“秋老虎”还在,中午时分,很多人选择“窝”在空调房里,吃西瓜、喝冷饮,久坐不动的时间也会大大增加,直接造成活动量减少,身体血液流动变慢,心血管风险显著升高。
3、睡眠不稳
秋季昼短夜长,也给了很多“夜猫子”可乘之机,啤酒、烧烤各种娱乐不亦乐乎,睡得晚,睡眠质量受到影响,休息不好,自然也无法安心。
4、贪凉吹空调
有人喜欢开着空调、盖被子睡觉,体内热量难以散发,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脑供血不足,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史者更容易发作“热中风”。
5、运动后猛喝冷饮
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四大预防措施 不让“心梗”找上门
清淡饮食,多吃果蔬。晨起饮一杯水,可以补充夜间皮肤蒸发的水分。饮食方面以清淡、高纤维为宜,可食用莲子、百合、绿豆,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及豆制品。少吃多油、辛辣、过冷食物,以免引起胃肠不适、肠道痉挛。
室内温度不宜骤变。中午温度高,紫外线强度大,应减少外出,可以午睡20至30分钟。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注意室内湿度调节,室内温度不宜骤升、骤降。
不宜过早起床运动。秋季剧烈运动,可引起机体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耗氧量,诱发心肌缺血,脑供血不足。不宜过早起床运动,傍晚时分有氧运动30分钟即可,老年人可选择慢跑、散步、太极拳等。
心绪平稳,按时服药。尽量避免情绪波动,急躁的情绪会滋生内火,过度的紧张、焦虑、烦躁也会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导致心率快、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病患者要按时服药,保持平和、愉快的心态和情绪。
蜜桃视频-麻豆蜜桃 心内一科医疗团队擅长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综合治疗,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冠脉造影术、冠脉动脉支架置入术等。在老年心衰非药物治疗,如体外反搏、心脏康复治疗及老年心衰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成效明显,特别是在老年严重心力衰竭和脏器功能康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服务热线:0311-89892578 0311-89892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