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发生在子宫颈部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并称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三大杀手”。近年来,我国宫颈癌发病人群有逐渐年轻化趋势。
如何尽早发现宫颈癌?
如何能尽早发现宫颈癌的“蛛丝马迹”,把它扼杀在“摇篮”中呢?这个“小能手”非宫颈癌防癌“双筛”莫属。
“双筛”包括人乳头状瘤病毒核酸检测(HPV)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目前认为,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持续性感染是引起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基本原因。
既然绝大多数宫颈癌都是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为什么还要做“双筛”呢?
这就好比两军作战,人体的宫颈细胞负责保护宫颈不受外界侵害,而人乳头状瘤病毒,就是要破坏宫颈细胞的“司令部”——细胞核,使宫颈细胞都听它的“指挥”,无限扩张地盘,导致宫颈“沦陷”——发生恶变。HPV检测就是查看宫颈有没有“敌人”侵犯,TCT检查就是查看宫颈细胞核心有没有被HPV 病毒“占领”,“占领”了多少,“占领”到什么程度,两者结合起来,既能有效减少漏诊率,还能为下一步诊疗方案做出正确指导。
打了疫苗,还用再做防癌"双筛"吗?
在门诊,经常听到有人说:“我已经打过疫苗,不用再做筛查了”。其实,这是个误区。宫颈癌疫苗虽然预防宫颈癌十分有效,但是,引发宫颈癌的高危型HPV病毒有几十个型别,而9价疫苗也只能对其中7种高危型起到预防作用。如果感染了其他型别的高危型HPV,还是要靠筛查及早发现问题。
打了疫苗并不等于拿到“免战牌”,正确的做法是疫苗该打就打,筛查该做就做。
宫颈癌防癌筛查多久筛查一次?
所有25岁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都建议进行宫颈癌防癌筛查,首次筛查后,每3-5年筛查一次。但对于高危人群,应缩短筛查间隔时间,提前初筛的年龄。
2023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民政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2-2030年)》,提出到2030年,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率达到70%;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治疗率达到90%。
宫颈癌可能成为第一个被消除的癌症,但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及早注射宫颈癌疫苗,定期进行宫颈癌“双筛”检查,就是我们战胜宫颈癌的有利武器。
蜜桃视频-麻豆蜜桃 妇科配备阴道B超、电子阴道镜、盆底评估康复治疗仪、LEEP刀、微波治疗仪、激光治疗仪、妇科臭氧治疗仪、乳腺血氧成像系统等先进设备,开展阴式子宫手术、腹腔镜手术、阴道成形术、微波手术等,对妇产科疑难病症有独特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在微创手术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妇科炎症、妇科内分泌疾病的治疗方面有一定优势。
服务热线:0311-89892593 0311-89892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