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体检CT的普及,常有人体检时查出肺部有结节。结节是什么性质的?是肺癌,还是良性病变……这些问题让不少人担心不已。

发现肺部结节不可忽视,但也不必过于惊慌。我国的专家共识,对于不同类型的结节,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和随访原则。
目前,肺结节病因尚不清楚,多项研究对感染因素,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类等进行观察,未获确切结论;对遗传因素也进行过研究,未能证实。多数人认为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是结节病的重要发病机制。
肺结节大多没有症状,好发于中年人和老年人,小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咳嗽、胸闷、胸痛等非特异性症状。

肺结节有很多种,有单发的、多发的。单发的结节,根据形态、密度和大小不同,会选择不同的随访原则。
对于肺部小于8毫米的小结节,90%以上都是良性的,包括结核瘤、炎性假瘤、霉菌球、动静脉瘘、血管瘤、错构瘤等。对于无明显恶性征象的小结节,可以选择CT扫描、定期随访,可以在3-6个月、9-12个月、18-24个月进行随访。如果在半年内体积明显增大,增大的程度大于15%或存在实性成分增加,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相对比较危险的,是毛玻璃样结节,对于8毫米以上的毛玻璃结节,由于患肺癌的概率会明显增加,一般确诊后,通常建议手术治疗。术后仍然需要定期前往蜜桃视频 复查,通过复查,不仅可了解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还可明确是否存在新的肺结节发生。
当然,随访时间还要根据结节大小、密度高低做适当的调整。早期肺癌增长速度慢,所以,随访要坚持3-5年,3年结节没变化的,肿瘤可能性就很小了。5年如果没有变化,基本可以排除。随访过程中如果发现结节增大,毛玻璃阴影中出现了实性成分,有血管侵入聚拢等恶性病变现象,应该进一步进行微创手术治疗,避免肺癌发展为晚期,影响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