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桃视频

蜜桃视频 / 健康园地 / 健康知识 / 详情
让老人不再孤单,从关注“老年性耳聋”开始
时间:2022-10-31 20:29:51
作者:高鹤 耳鼻喉科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是我站在面前叫你

 

你却听不到

 

  有关研究数据表明,在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每5人就有3人患有老年性耳聋。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因增龄导致的耳聋——老年性耳聋。

 

  老年性耳聋是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生的进行性听力减弱,重者可致全聋的一种老年性疾病。通常情况下,65~75岁的老年人中,发病率高达60%左右。

 

  老年性耳聋与哪些因素有关?

 

  导致老年性耳聋的因素,除了衰老原因外,还有很多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遗传基因对老年性耳聋发生的早晚和进展情况起主导作用。一般认为,具有家族耳聋史的老年听障人士,他们的听力困难可能会出现得更早。

 

  长期噪声接触:无论是工业噪声还是生活中的环境噪声,如果长时间过度接触,都会对内耳毛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加速老年性耳聋的发生和发展。

 

  慢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都会影响内耳微循环的病变,进而导致老年性听力损失的加速发展。

 

  不良生活习惯: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有吸烟史,有高脂肪性食物的饮食习惯等,会造成内耳血管的痉挛和内耳血管狭窄,从而造成内耳微循环的障碍。有研究数据显示,听力损伤程度与动脉硬化的轻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其他因素:脑部外伤、病毒感染、长期服用耳毒性药物等,都会对老年性耳聋的发生和发展进程产生影响。

 

  老年性耳聋有哪些表现?

 

  ◆ 大多是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双侧耳聋程度基本一致,呈缓慢进行性加重。

 

  ◆ 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老人首先对门铃声、电话铃声、鸟叫声等高频声响不敏感,逐渐对所有声音敏感性都降低。

 

  ◆ 言语分辨率降低,即“音素衰退”现象。老人虽然听得见声音,但分辨很困难,言语理解不连贯,常常打岔,要求别人重复。随着症状逐渐加重,引起与他人交谈困难,老人逐渐不愿讲话出现孤独现象。

 

  ◆ 多数老人伴有一定程度的耳鸣,多为高调性,开始时仅在夜深人静时出现,以后会逐渐加重,持续终日。

 

  如何与耳聋老人沟通?

 

  长期老年性耳聋可使患者产生社交障碍,导致孤独感,进而出现焦虑、烦躁、易怒甚至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家有耳聋老人,要积极应对,多与老人沟通交流。

 

  ◆ 选择安静的环境进行交流。

 

  ◆ 与老人交谈时,一定要吐字清晰,语速缓慢,不要因老人听不清楚,露出不耐烦的表情,甚至大声喊叫。

 

  ◆ 对于老人不理解的语言,应给予解释而不是简单重复,或可以用比较简单的语言去复述或解释。

 

  ◆ 合理运用眼神或身体语言进行交流,也可借助一些工具,如助写板、字卡或其他辅助工具;适当采用触摸来传递信息,如和老人手握手、触摸老人的手臂等。

 

  注意预防,延缓听力老化进程

 

  迄今为止,尚无确切的方法可以逆转听力老化的进展。但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保健,则可大大延缓听力老化进程。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营养,多补充锌、铁、钙等微量元素,尤其是锌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对预防老年性耳聋有显著效果。

 

  保持情绪稳定: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差,情绪激动很容易导致耳内血管痉挛,如果同时伴有高血黏度,则会加剧内耳的缺血缺氧,最终导致听力下降。

 

  戒烟戒酒:尼古丁和酒精会直接损伤听神经,长期大量吸烟,饮酒还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致内耳供血不足而影响听力。

 

  加强体育锻炼: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内耳的血液供应也会随之得到改善。锻炼项目可以根据具体身体状况来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都可以,但一定要坚持。

 

  远离噪声刺激:老年人要尽量避免长期的噪声刺激,遇到突发性噪声时,要尽快远离,以减少噪声对双耳的冲击和伤害。

 

 

  听到声音可以活跃大脑思维,预防老年痴呆,听得好可以帮助老年人跟外界沟通预防各种疾病发生。因此,当老年人出现听力损失,需要尽早去蜜桃视频 诊断并寻求正确的治疗方式或听力补偿方案,让老人能享受多姿多彩的健康生活。

 

  蜜桃视频-麻豆蜜桃 耳鼻喉科配有国际先进的测听设备和国内先进的耳聋耳鸣头痛治疗仪,诊治各种原因导致的耳聋、耳鸣、眩晕等疾病;开展手法复位治疗耳石症,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服务热线:0311-89892630

MEDICAL SERVICES
就诊服务
特色科室
知名专家
就医指南
先进设备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