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10月8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
第十六个节气
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寒露
白露和寒露,都以“露”命名
却反映了不同的气象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
白露是“凉”,而寒露则是“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节气之后,阳消阴长,气温逐渐降低,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宜早睡早起,保养体内之阳气。
寒露时节,要做好足部保暖,以防“寒从足生”。每晚可用温水泡脚,以使足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驱除寒气,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注意:泡脚水温不宜过高,38℃-42℃之间较合适,泡脚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对于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同时,还应随身备好急救药物,防止因气温骤降而引发哮喘、中风、心梗等疾病。
寒露过后,可以通过按摩或艾灸以下穴位达到温阳补肾、疏肝理气、健脾化湿的作用。
涌泉穴

是足少阴肾经“井穴”,位于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简便取穴法:卷足心时,脚底 “人”字纹路的顶点处。
功效:醒脑开窍、滋肾清热、培补元气、调整脏腑。
太溪穴

是足少阴肾经“原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即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滋阴补肾、通调三焦气血水液。
太冲穴

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功效:疏肝理气、调经和血通络。
太白穴

是足太阴脾经的“原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功效:为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有健脾化湿、通经活络的作用。
以上穴位,除了日常按摩、艾灸外,也可在晚上泡脚时按摩,可以调节肝、脾、肾三阴经经气。
需要注意的是,养生按摩或艾灸或食疗等方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贵在坚持,日积月累,细水长流,方能见效。
蜜桃视频-麻豆蜜桃 中西医结合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专科,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科室,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老年医学重点学科,河北省卫健委“三八”红旗集体,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老年病专业组组长单位。科主任孙立新为河北省老年医学会副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西医结合采用以毒攻毒,活血通经,益气扶正,疏肝解郁,润肠通便,清热滋阴等方法,治疗老年肾病、肿瘤、血液病及老年疑难杂病等取得良好效果。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治疗老年性疾病的方法,即“营养加心理,个体加指南”,擅长治疗老年眩晕、汗证、尿频、失眠、瘙痒、褥疮、消渴、便秘、关节肿痛、水肿、哮喘、腰腿疼痛,擅长应用中医中药、针灸、刮痧、拔罐、小针刀、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穴位埋线、推拿、药浴等治疗老年疾病,注重老年医疗、护理、生活、心理、康复五位一体疗法,创立“医生工间操”,提高医务人员身体素质,开展以医疗为主体的“无陪护”服务,以患者返回家庭、返回社会为目的,倡导中西医结合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服务热线:0311-89892656(门诊) 0311-89892669(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