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后果严重,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后遗症,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及时的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后遗症的恢复至关重要。
脑卒中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矫形器治疗、中医传统治疗以及康复护理等。康复治疗由康复医师、治疗师、护士共同进行,针对各方面后遗症进行分析评定,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开展综合、全面、系统的康复治疗。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指出,急性卒中患者应尽早开展康复护理,如良肢位摆放、关节活动度及体位转移练习等,通过早期康复护理,促进患者康复,减轻家庭、社会压力与负担。
良肢位摆放
体位摆放的目的是预防或减轻痉挛和畸形的出现,保持躯干和肢体功能状态,预防并发症及继发性损害的发生。
早期实施良肢位摆放可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为后期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摆放包括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床上坐位等。
1、患侧卧位
患侧在下,健侧在上,头部垫枕,患臂外展前伸旋后,患侧肩部尽可能前伸以避免受压和后缩,上臂旋后,肘与腕均伸直,掌心向上;患侧下肢轻度屈曲位放在床上,健腿屈髋屈膝向前放于长枕上,健侧上肢放松,放在胸前的枕上或躯干上。

该体位是最重要的体位,可以刺激感觉输入,对抗肢体痉挛。
2、健侧卧位
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头部垫枕,患侧上肢伸展位置于枕上,使患侧肩胛骨向前向外伸,前臂旋前,手指伸展,掌心向下;患侧下肢向前屈髋屈膝,并完全由枕头支持,注意足不能内翻悬在枕头边缘。

该体位是最舒适的卧位。
3、仰卧位
头部用枕头良好支撑,患侧肩胛和上肢下垫一长枕,肘与腕均伸直,手指伸展位,整个上肢平放于枕上;患侧髋下、臀部、大腿外侧放垫枕,防止下肢外展、外旋;膝下稍垫起,保持伸展微屈。

该体位易引起压疮和异常反射,应尽量减少该体位。
4、床上坐位
当病情允许时,应鼓励患者尽早在床上坐起。

取床上坐位时,背后给予多个软枕垫实,使脊柱伸展,达到直立坐位的姿势,头部无须支持固定,以利于病人主动控制头的活动。患侧上肢抬高,放置于软枕上,有条件的可给予一个横过床的可调节桌子,桌上放一软枕,将患侧肘及前臂放在软枕上,髋关节屈曲近90°。
翻身练习
尽早让患者学会向两侧翻身,以免长期固定于一种姿势,出现继发压力性损伤、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1、向健侧翻身

患者仰卧位,双手交叉,患侧拇指在上,伸直肘关节,屈曲肩关节90°,头转向健侧;由健侧上肢、躯干带动患侧上肢及躯干翻向健侧,同时健侧踝关节背屈,从腘窝下滑至踝部勾住患侧小腿,在健侧下肢的带动下,使骨盆和患侧下肢转向健侧。
2、向患侧翻身

患者仰卧位,双手交叉,患侧拇指在上,伸直肘关节,屈曲肩关节90°,头转向患侧。健侧下肢屈曲,足蹬踏床面,着力点在外侧,向患侧用力,在躯干和上肢配合下,翻向患侧。
蜜桃视频-麻豆蜜桃 康复医学科根据神经系统疾病遗留的后遗症,从早期康复入手,致力于脑卒中患者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有效防止继发障碍的发生与发展,如针对运动障碍,采用减重步行训练、被动运动训练及经颅磁刺激等;针对吞咽功能障碍,采用冷刺激和空吞咽法、模拟吞咽训练法及口唇和舌训练等;针对心理障碍,采用心理治疗等。与此同时,发挥中医药优势,早期针灸、中药治疗,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医学科病区位于蜜桃视频 住院楼16楼,重点收治各种脑血管疾病恢复期遗留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者、言语或吞咽功能障碍者、骨科术后或运动损伤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者、脊髓损伤引起的截瘫患者及颈肩腰腿痛患者的住院治疗。如果您有相关问题,可拨打热线电话咨询~~
服务热线:0311-89892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