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桃视频

蜜桃视频 / 健康园地 / 健康知识 / 详情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这些基本原则您要知道
时间:2020-01-13 19:18:32
作者:河北省老年病蜜桃视频

  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面较广、品类繁多的一大类药物。一般分为杀菌剂与抑菌剂两大类。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体现在药物品种、剂量、时间、途径、病人、疗程及治疗目的目标均是适宜的,目的是在有效控制感染的同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力争防止宿主体内菌群失衡,节约药品资源,到达安全、有效、经济的应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基本原则:

  1.对抗菌药物应用应严加管理,制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规定,并定期调查分析,纳入蜜桃视频 医疗质量管理。

  2.抗菌药物用于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性疾病,非上述管理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3.严格控制皮肤、粘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4.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送临床标本,进行病原体鉴定与药敏实验。病情不允许等待时,先依临床病情,可能的病原体,当地及本单位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等进行经验治疗,一旦获得培养结果与病人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5.对于阳性的培养结果进行分析,区别真正的病原体、定制细菌和污染菌。病原体药敏实验结果确定后,一般应针对性的选择窄普抗菌药物应用。

  6.在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前,均应该对病人的肝、肾功能进行评估,根据肝肾功能情况相应调整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7.抗菌药物品种不宜频繁更换,一般应观察72小时,重症一般观察48小时后,可进行必要的药物品种与方案的更替。

  8.抗菌药物用药疗程,一般感染疾病在症状体征消失后,可考虑在72小时内停用,特殊感染按特定疗程执行。

  9.严格掌握抗菌药物预防用药。

  10.严格掌握联合用药的指征和原则,以期达到协同抗菌效果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11.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病人,均应密切观察药物疗效、毒副作用,并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对较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人,更应重视细菌动态变化和药敏实验结果,预防菌群失调和细菌耐药的产生。

  12. 使用毒副作用大的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等)时,有条件者应进行体内药物浓度检测,提高用药安全性。

  13. 抗菌药物药敏实验,应按卫生部要求进行质量控制。( 王 斌)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分三期内容解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敬请关注!

MEDICAL SERVICES
就诊服务
特色科室
知名专家
就医指南
先进设备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