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桃视频

蜜桃视频 / 健康园地 / 健康知识 / 详情
中国便秘日 长期便秘,肠道变黑?
时间:2024-03-28 18:01:54
作者:李红艳 内镜室

  便秘,这一看似平常的小问题,实则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

 

  70岁毛女士,有十几年便秘病史,平时经常口服“番泻叶、芦荟排毒养颜胶囊”等药物。肠镜检查发现全肠道黏膜呈深褐色豹纹样改变,血管纹理不清,全结肠散有10余个直径约0.4-1.5厘米的息肉。诊断为大肠黑变病,结肠多发息肉。

 

 

  实际上,像毛女士这种情况在内镜室经常会遇到,患者大多为女性,都有长期服用泻药的病史。

 

  “肠子黑了”是什么病?

 

  肠道“变黑”是饮食影响或是便秘引起的结肠黑变病,通俗地说就是结肠粘膜出现色素沉着,是一种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疾病。主要发生于结直肠,也就是大肠,累及肠段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左半结肠、右半结肠、直肠、全结肠。

 

  结肠黑变病是怎么产生的?

 

  慢性便秘患者长期、大剂量滥用蒽醌类药物,主要包括大黄类、芦荟、番泻叶等中药,或是牛黄解毒片、麻仁润肠丸、果导片、芦荟胶囊等泻药,这类泻药主要成分为蒽醌类衍生物,作用于大肠,通过刺激大肠神经来加强肠道蠕动,从而具有通便致泻的作用。

 

  蒽醌类物质会诱导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凋亡小体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形成色素颗粒沉积在肠粘膜固有层上,于是肠子就“变黑了”,出现了结肠黑变病。

 

  研究表明,连续大剂量服用蒽醌类通便药1-6个月,就会出现结肠黑变病。

 

  结肠黑变病有什么危害?

 

  大肠黑变病与结肠癌的关系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也是存在争议的话题。大量临床观察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蒽醌类泻药及大肠黑变病与结肠肿瘤有密切关系,国内外学者在内镜及组织学随访中均观察到正常大肠黏膜→大肠黑变病→腺瘤性息肉→癌变的变化过程,但泻药在结肠癌发病中的作用仍需要更多研究。

 

  从现有的信息和患者利益考虑,大肠黑变病患者定期复查结肠镜是必要的,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结肠腺瘤和结肠癌,并给予相应处理,避免不良后果。

 

  结肠黑变病患者多久复查肠镜?

 

  如果没有肠癌家族史,没有结肠息肉,可1-2年复查;如果有结肠息肉,病理是管状腺瘤的需1年复查,病理是绒毛状腺瘤、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需3-6个月复查,病理是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需切除结肠息肉,3个月复查。

 

  专家简介:

 

  李红艳 主任医师,河北第八人民蜜桃视频 (河北省老年病蜜桃视频 )内镜室主任/普外肛肠科副主任。擅长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肛门大肠疾病如痔、瘘、肛裂、直肠肿瘤等常见病、多发病;在甲状腺、乳腺疾病、胃结肠肿瘤等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练掌握胃镜、结肠镜操作及内镜下治疗技术。

 

 ​​​​​​​ 蜜桃视频-麻豆蜜桃 拥有设施一流的奥林巴斯290电子消化道内镜诊疗系统,内窥镜镜体更加柔软,使用更加安全。不仅能够精确观察消化道黏膜上皮形态,还可以观察上皮血管网的形态,更清晰地观察消化道内壁的微小组织和隐藏病变,帮助医生准确、迅速地发现病灶,大大提高了消化道内窥镜检查的准确率及消化道早癌的发现率。内镜室医护团队注重患者接受检查的耐受度和舒适度,全面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并推出无痛胃肠镜组合检查项目,技术安全成熟,一次麻醉可以同时完成胃镜和肠镜检查,受到广大体检需求人群的青睐。

 

​​​​​​​ ​​​​​​​ 服务热线:0311-89892538

MEDICAL SERVICES
就诊服务
特色科室
知名专家
就医指南
先进设备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