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桃视频

蜜桃视频 / 健康园地 / 健康知识 / 详情
@糖友:健康指南请查收
时间:2024-02-08 22:07:40
作者:袁梦飞 内分泌消化科

金龙送福 健康迎春

 

  家人团聚,走亲访友,节日里,不少糖尿病患者因饮食、用药及作息规律被打乱导致血糖失控,出现“严重高血糖”甚至“酮症酸中毒昏迷”,还有人因空腹饮酒导致严重低血糖。

 

  春节将至,蜜桃视频-麻豆蜜桃 内分泌消化科为广大“糖友”准备了一份节日健康指南,请查收~~

 

饮食搭配要合理

 

  定时定量、三餐规律饮食。每日主食(米饭、馒头、面条等)约占50%-65%,脂肪占比不超过30%,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蛋白质(鸡蛋、纯牛奶、瘦肉、鱼等)占10%~15%,每天饮食中膳食纤维含量14g/1000Kal左右。尽量少吃红烧、油炸等食物,多用蒸煮等烹饪方式。

 

  合并肾病的“糖友”要限制高蛋白食物,如肉类和豆制品以及腊鱼、腊肉等盐腌食品,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合并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糖友”要限制海鲜、动物内脏、骨汤等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不宜饮酒,尤其是啤酒,以免诱发痛风。

 

副食当饭不可取

 

  有些“糖友”认为主食,如馒头、米饭等属于糖类,应当少吃,而肉蛋类副食不含糖,多吃点无妨,其实不然。

 

  肉蛋类副食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可以在肝脏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吃多了同样会引起血糖升高,还会导致高血脂以及肥胖。因此,副食也不能多吃,更不能用副食代替主食。

 

放开吃多用药,错!

 

  节日期间,不少“糖友”经不住美食诱惑,又担心血糖升高,于是擅自加大降糖药用量,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暴饮暴食会加重胰岛β细胞的负担,降低降糖药物疗效,而一味增加药量,会增加药物对肝肾的毒副作用。

 

“无糖食品”,不能多吃

 

  “无糖食品”因冠以“无糖”美名,深受一些糖尿病患者青睐,逢年过节,也有子女喜欢买些“无糖食品”孝敬患有糖尿病的长辈。殊不知,这些所谓的“无糖”食品,只是不含蔗糖,但也是米面(多糖)做的,吃多了同样会升高血糖,而且,糕点里还含有大量的油脂,多吃无益。

 

坚果零食,浅尝辄止

 

  坚果营养丰富、脆香爽口,老少咸宜,春节自然少不了花生、瓜子、核桃、松子、开心果等各种坚果来助兴。

 

  但坚果仁属于富含脂肪的高热量食品,这类零食吃得过多会导致热量摄入超标及血糖、血脂升高。因此,为保持血糖稳定,“糖友”对坚果类食品应当浅尝辄止,不宜多食,同时,还要把吃坚果的热量从主食里扣除,以维持全天的热量平衡。

 

两餐之间,吃点水果

 

  血糖控制接近正常范围者,可以吃一些水果,冬季推荐的水果主要有橙子、柚子、猕猴桃和苹果,一般在两餐之间或睡前加食。有监测条件的,应在吃水果前后进行监测,可以更好地掌握血糖情况。

 

美酒好喝莫贪杯

 

  糖尿病患者尽量不要饮酒,节日期间,可以少量饮用。所谓少量,即一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尽量不要喝白酒,尤其注意不要空腹大量饮酒,以免引发低血糖。

 

多吃多动,吃动平衡

 

  春节期间,菜品丰盛、味道可口,吃的往往比平常要多,如果饭后静坐不动,长时间看电视、打牌、搓麻将,很容易导致餐后血糖升高。

 

  因此,“糖友”饭后最好出去散散步、活动活动,对降低餐后血糖十分有益。

 

作息规律,注意遵守

 

  睡眠是我们补“精气神”的一种好方法,熬夜不仅会导致“糖友”睡眠不足,还会打乱生活规律,并因此引发高血糖。健康作息,才能欢愉过节。

 

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节日期间别忘监测血糖。

 

  出现心慌、头晕、出汗、颤抖等,要想到低血糖;出现严重口渴,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时,要高度怀疑“酮症酸中毒”,均需立即处置,必要时要送蜜桃视频 救治。

 

  总之,节日期间,“糖友”要管住嘴、迈开腿,作息规律,按时用药,避免过劳及受凉感冒,经常监测血糖、血压,切忌擅自中断治疗。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祝广大“糖友”新春大吉、健康快乐!

 

  蜜桃视频-麻豆蜜桃 内分泌消化科长期致力于老年人群糖尿病及其心、脑、肾、足并发症的管理,开展内分泌性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痛风、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等内分泌代谢疾病诊治,为患者提供综合、全面的治疗方案,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服务热线:0311-89892586 0311-89892551

MEDICAL SERVICES
就诊服务
特色科室
知名专家
就医指南
先进设备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