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桃视频

蜜桃视频 / 健康园地 / 健康知识 / 详情
减油,可以这样做
时间:2023-09-07 17:08:51
作者:陈梅翠 医务科

  每年的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今年的主题是:“三减三健”从我做起,通过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积极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提高全民健康意识水平和健康生活方式行为能力。

 

  “三减三健”

 

  减盐、减油、减糖

 

  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

 

  今天就来说说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减油”。

 

​​​​​​​  食用油对人体的影响

 

  食用油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应的脂肪酸,如亚油酸和α-亚麻酸等,人体缺乏必需脂肪酸,会影响机体免疫力、脑功能和心血管健康。

 

  食用油脂肪酸的组成和比例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脂肪酸根据饱和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  1、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能提供大量能量,一定数量的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高密度脂蛋白的形成,因此,不应完全排除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但过多的饱和脂肪酸会导致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因此,推荐每天摄入饱和脂肪酸供能应低于总能量的10%。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包括动物油如猪油、牛油,椰子油、棕榈油等。

 

​​​​​​​  2、单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延缓动脉粥样硬化。食用植物油中最常见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是油酸,可有效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包括橄榄油和油茶籽油等。

 

​​​​​​​  3、多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改善大脑功能,增强记忆,抑制动脉血栓形成,降低胆固醇,降血压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有良好作用,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包括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亚麻籽油和紫苏油等。

 

  过量摄入食用食物油会引发超重或肥胖,诱发高胆固醇,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危害人体健康。据调查,我国人群每日食用油摄入量高达43.2g,大大超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每日25~30 g标准。

 

​​​​​​​  合理控制食用油用量

 

​​​​​​​  合理选择食用油

 

  不同食用油的脂肪酸组成差异很大,某些微量营养素的含量也有差别,建议家里采购食用油时注意常换品种。食用油的耐热性不同,不同的烹饪工艺适合不同的食用油,如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适合煎、炒、炸;棕榈油可代替动物油用于烘焙;芝麻油、初级压榨橄榄油、亚麻籽油或核桃油适用于凉拌菜。

 

​​​​​​​

 

常见食用油脂肪酸组成

 

​​​​​​​  少吃油炸食品

 

  油炸食品为高脂肪高能量食品,容易造成能量过剩,应特别注意限制加工零食和油炸香脆食品摄入。

 

​​​​​​​  更换烹调方式

 

  蒸、煮、炖、焖、水滑、熘、拌等烹调方式可以减少用油量。增加蒸煮炖和凉拌菜的比例,如一道炒菜、一道炖煮菜或凉拌菜,加上主食,组成一顿餐食,既可保证不同营养素的摄入,又可以减少食用油的用量。

 

​​​​​​​  定量烹调

 

  烹调时学会估计油用量的多少,定量取用或选用带刻度油壶来控制油的用量。

 

  蜜桃视频-麻豆蜜桃 针对高龄老人开展临床营养服务,可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肌肉减少症、营养不良等人群进行个体化营养管理,实施营养咨询、饮食指导、食谱制定等服务,组织实施住院患者营养筛查、营养评估、营养诊断及营养干预工作,为患者制定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

 

​​​​​​​  服务热线:0311-89892520

MEDICAL SERVICES
就诊服务
特色科室
知名专家
就医指南
先进设备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