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襟怀,琉璃世界
大雪已至,冬意渐浓
12月7日是大雪节气
它和小雪、雨水、谷雨一样
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
当然,大雪节气是指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特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民间素有“冬日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此时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助于体内阳气升发。
进补主要分为食补和药补:
食补 应多食用温补及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还要多吃一些补益肾气、润肺生津的食物,如羊肉,腰果、芡实、山药、核桃、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
药补 老年人或身体虚弱者,在食补的同时,还可以用些药物进补,常用的补药有人参、党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枸杞等,可和肉类一起做成药膳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药补还是食补都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结合自身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给予适当调整,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目的。
大雪时节,万物封藏,养生应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冬季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晚起”,早睡以养阳气,晚起以固阴精。此外,还要适时增添衣物,注意保暖。平日生活、工作中宜“慢”和“静”,学会掌握阴阳平衡之道,顺应自然节律。
动生阳、静养阴,大雪时节,运动宜动静结合,以静为主,如太极拳、散步、慢跑等。运动量以感觉身体微微发热即可,切不可大量出汗,防止损伤阳气。
如果在室外运动,一定要做好保暖,尤其要注意头、颈、腰、腹、膝、足等部位的保暖,戴帽子、围巾保护好头颈部,以防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腰为肾之府,要常按摩腰部,以温煦肾阳、畅达气血。膝关节受寒会导致关节疼痛、活动不利;足是离心脏最远的部位,也是血及阳气最不易到达的部位,可以泡脚、按摩足底以及下肢的经络穴位起到保暖、保健作用。
常用补气益肾养胃穴位如下↓↓↓

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4指宽,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太溪穴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肾俞穴 位于人体后背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即腰带的位置,旁开2指宽处。
蜜桃视频-麻豆蜜桃 中西医结合科是全国综合蜜桃视频 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专科,国家卫健委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科室,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老年医学重点学科,河北省卫健委三八红旗集体,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老年病专业组组长单位。科主任孙立新为河北省老年医学会副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西医结合采用以毒攻毒,活血通经,益气扶正,疏肝解郁,润肠通便,清热滋阴等方法,治疗老年肾病、肿瘤、血液病及老年疑难杂病等取得良好效果。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治疗老年性疾病的方法,即“营养加心理,个体加指南”,擅长治疗老年眩晕、汗证、尿频、失眠、瘙痒、褥疮、消渴、便秘、关节肿痛、水肿、哮喘、腰腿疼痛,擅长应用中医中药、针灸、刮痧、拔罐、小针刀、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穴位埋线、推拿、药浴等治疗老年疾病,注重老年医疗、护理、生活、心理、康复五位一体疗法,开展以医疗为主体的“无陪护”服务,以患者返回家庭、返回社会为目的,创立“医生工间操”,提高医务人员身体素质。倡导中西医结合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服务热线:0311-89892656(门诊) 0311-89892669(病房)